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制定出台了一些列重大政策举措。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强调“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起来,站在保障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高度,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牢记总书记嘱托,切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
生态保护作为西藏工作“四件大事”之一,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再次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西藏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要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
夯实思想理论根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增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要不断夯实思想理论根基,通过开展生态大讲堂、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引导西藏各地各部门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深刻领悟“国之大者”。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西藏的生态环境关乎国家安全,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大者”。增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把生态保护作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准确把握回信精神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嘎拉村发展成就的肯定,也是对西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保护的再动员、再指示。增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强化党建引领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大家在信里说得好,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成立自治区党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统筹部署、重点推进,西藏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增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要进一步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监督问责,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守得住、守得好。
全面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推动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西藏自治区12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每年生态服务价值为5.81万亿元,淡水蕴藏量近5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6.5%,其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巨大。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提升西藏生态保护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协同性,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筑牢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体系,以更实举措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质效。西藏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要创新保护模式,建立起全要素、全流域保护新格局。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冰川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巩固拓展已有成果。针对冰川退缩问题,建立起重点冰川动态监测体系,推出“冰川保护站”建设等举措。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建设国家级公园,增建多种类动物迁徙走廊,对重点保护物种实施精准保护。强化科技支撑,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网络,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健全完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以更强合力构建全民保护格局。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是一项全民工程。要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损害赔偿等机制,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组织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系列主题活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生态富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西藏在构建生态经济系统的过程中要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绿色经济,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全国甚至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贡献西藏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发展高原特色生态产业、打造“地球第三级”区域公共品牌、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举措,让更多群众吃上“生态饭”,实现富民利民。
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生态文化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一种价值理念。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需要生态文化的支撑和引领。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道德,以“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为切入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系统、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公共卫生安全、野生动植物保护、垃圾分类、灾害预防和治理等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生态文明社会风尚,共同“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全面建成美丽中国西藏样板。
(来源:《中国民族报》2025-08-03第5版,作者单位:陈万儒,中共昌都市委党校;蒋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
属鼠的是什么命 | 小腿肚子抽筋是什么原因 | 华盖是什么意思 | 三七粉主要治什么病 | 三点水开念什么意思 |
12月27日是什么星座 | 感冒发烧可以吃什么水果 | 睡眠障碍吃什么药最好 | 什么年龄割双眼皮最好 | 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 |
周吴郑王是什么意思 | 什么的水花 | 柯字五行属什么 | 儿童去火吃什么药 | 龙是什么命 |
南乳是什么 | 小腿骨头疼是什么原因 | 崩漏带下是什么症状 | 尚可什么意思 | 1960属什么生肖 |
大舅哥是什么意思creativexi.com | 世界第一大运动是什么hcv9jop2ns4r.cn | 催乳素偏高有什么影响bjhyzcsm.com | 梦见生男孩是什么征兆hcv8jop5ns3r.cn | 经期同房会有什么后果hcv9jop1ns7r.cn |
气血不通吃什么药hcv7jop7ns2r.cn | 女人吃什么能活血化瘀hcv8jop1ns0r.cn | 痔疮的初期症状是什么hcv8jop6ns7r.cn | 条状血流信号是什么意思tiangongnft.com | 小腿麻木是什么原因hcv8jop4ns1r.cn |
为什么不dayuxmw.com | upc码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1r.cn | 尿频是什么意思hcv7jop6ns6r.cn | 舌苔厚黄是什么病luyiluode.com | 淼念什么creativexi.com |
地球上什么东西每天要走的距离最远hcv9jop2ns4r.cn | soleil是什么意思hcv7jop9ns7r.cn | 纸醉金迷下一句是什么hcv7jop9ns4r.cn | 孕妇吃什么会流产onlinewuye.com | 爱像什么hcv8jop5ns1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