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了吃什么药好| 汉族为什么叫汉族| 经常喝红茶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吗| ea7是什么品牌| 什么样的人可以通灵| 黑枸杞泡水喝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鼻尖痒是什么原因| 79是什么意思| 兔子的尾巴像什么| 派出所传唤是什么意思| 海里有什么鱼| 右后背疼是什么病| 预防水痘吃什么药| 做nt需要准备什么| 绿卡有什么用| 孕妇有狐臭擦什么最好| prawn是什么意思| 八项药是什么药| tf是什么| 磨牙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养生馆是干什么的| 老当益壮是什么意思| 梦见大白蛇是什么预兆| 膝盖缝里面疼什么原因| 嗓子老有痰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多动症| 白萝卜煮水喝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倏地是什么意思| 荷花代表什么| 鳄鱼为什么流眼泪| 小肚子鼓鼓的什么原因| 湿热体质吃什么中成药| 肾盂肾炎吃什么药好| 湿疹吃什么食物好| 田园生活是什么意思| 梦见女人是什么意思| 溢水是什么意思| die是什么意思| 泌尿系统感染挂什么科| 痣是什么| 618是什么星座| 铁补多了有什么副作用| 脱毛膏是什么原理| 女人做春梦预示着什么| 胎儿窘迫什么意思| 头部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桃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兵字五行属什么| 三月24号是什么星座的| 无名指戴戒指是什么意思| 男性腰疼挂什么科| 醋酸是什么面料| 久旱逢甘露是什么意思| 绝症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低吃什么| 汞中毒是什么症状| 豆腐皮炒什么好吃| 11月4号是什么星座| 高锰酸钾在药店叫什么| 小炒皇是什么菜| 鲽鱼是什么鱼| 箭在弦上是什么意思| 国家为什么重视合肥| 3月10日是什么星座| 什么火没有烟| 强迫思维是什么| 孵化是什么意思| 脑梗适合吃什么食物| 润什么意思| 角先生是什么| 拉肚子吃什么益生菌| 为什么会缺铁| 什么也什么造句| 为什么会得梅毒| sharp是什么牌子| 为什么要做包皮手术| 牙齿贴面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 无伤大雅是什么意思| pet一ct是一种什么检查| 诺氟沙星胶囊治什么| 虾仁和什么包饺子好吃|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什么意思| barbour是什么牌子| 乌冬面为什么叫乌冬面| 海藻是什么植物| 癸卯是什么意思| 预设是什么意思| 身份证号码代表什么| 宫颈出血是什么原因| 花生什么时候种| 什么奶粉好啊| 中国什么时候打仗| 土猪肉和普通猪肉有什么分别| 梦到鞋子是什么意思| 精尽人亡什么意思| 阑尾有什么用| 胆结石是什么症状| 双十一是什么节日| 外婆家是什么菜系| 什么东西可以减肥| 鱼为什么睁着眼睛睡觉| 晨勃是什么意思| 青蛙是什么| 为什么水晶要消磁| 黄体酮有什么副作用| 姓黑的都是什么族| 收敛是什么意思| lily是什么花| 封建思想是什么意思| s牌运动鞋是什么牌子| 10月24号什么星座| 舌头肥大是什么原因|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什么意思| 上海曙光医院擅长什么| 手臂上长痣代表什么| 事无巨细是什么意思| 吃激素有什么副作用| 祁是什么意思| 一什么凳子| 脸部出油多是什么原因| 1997年的牛是什么命| 舌根发硬是什么原因| 贞洁是什么意思| 补休是什么意思| 海马萎缩是什么情况| 吃什么能提升免疫力| 胰腺钙化灶是什么意思| 7月17日是什么日子| 鸡胸肉炒什么菜好吃| 身上起红点是什么病| 华语是什么语言| 及是什么意思| 哈比是什么意思| 螃蟹爱吃什么| 肾结石吃什么好| 什么于怀| 便潜血阳性什么意思| 食指戴戒指是什么意思| 伟岸一般形容什么人| 粗脖子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活动是什么意思| vam是什么意思| 打开图片用什么软件| 白羊女喜欢什么样的男生| 躯体化障碍是什么病| 聊胜于无什么意思| mcv偏低是什么意思| 尿粘液丝高是什么原因| 猫怕什么动物| 大乔叫什么| 海明威为什么自杀| 1977年是什么年| 脚真菌感染用什么药| 摩羯座是什么星座| 调教什么意思| 熬夜吃什么水果好| 倒数第二颗牙齿叫什么| 什么零食热量低有利于减肥| 胃热吃什么食物好| 球鞋ep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能消除囊肿| 苹果枸杞红枣煮水喝有什么功效| 女人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飞机打多了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鞋底md是什么材质| roa是什么胎位| 画饼什么意思| 浸猪笼是什么意思| 胃肠镜检查挂什么科| 蚊子不喜欢什么味道| 常委是什么级别| 为什么来我家| 清晨醒来口苦是什么原因| 吃鸡什么意思| 泛醇是什么| 朋友梦到我怀孕了是什么意思| 有甲状腺结节不能吃什么| 书五行属性是什么| 民不聊生是什么意思| 走路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精索静脉曲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ta是什么| 吃了安宫牛黄丸要禁忌什么不能吃| 什么东西在倒立之后会增加一半| 没什么打什么| 心慌挂什么科| 闷骚男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什么| 放疗有什么副作用| 腺肌症有什么症状| 缺钾最明显的症状是什么| 骨质增生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狗不能吃巧克力| 忏悔什么意思| 牙出血是什么病的前兆| 三点水加分念什么| 血管瘪是什么原因| 刮痧板什么材质的好| 首鼠两端什么意思| 胳肢窝疼痛是什么原因| 狗狗怀孕吃什么| 老子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指甲会凹凸不平| 淋巴结回声是什么意思| 黄山四绝是什么| 中暑是什么感觉| 怕冷畏寒是什么原因| 血压高压高低压正常是什么原因| 玉米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喝柠檬水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吼不住是什么意思| 补血吃什么最好最快| 蝉的鸣叫声像什么| 阴阳两虚是什么症状| 骨折什么感觉| 欣欣向荣是什么意思| 海狗是什么动物| 白领是什么职业| 尿中泡沫多是什么原因| 证监会是干什么的| 血压低头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姓彭的女孩子取什么名字好| 结晶是什么意思| 胆囊大是什么原因| 属什么生肖| 蟋蟀吃什么| ai是什么元素| 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什么| 下面瘙痒用什么药膏| 什么是钙化点| 梦见生女孩是什么征兆| 飞马是什么意思| 1992年属猴的是什么命| 心痛定又叫什么| 野茶属于什么茶| 胃出血吃什么食物好养胃| 爸爸的姐姐叫什么| 秋黄瓜什么时候种| 烂嘴角是缺什么维生素| 拉伤筋用什么药好| 蚊子喜欢咬什么人| 原子序数等于什么| 膝关节疼痛吃什么药好| 间接胆红素高说明什么| 类风湿因子高说明什么| cpb是什么牌子| 什么是处女膜| 脾虚湿盛吃什么中药| 口腔黏膜挂什么科| 蟑螂喜欢吃什么| 本科毕业证是什么颜色| 什么是尾货| 乌龟一般吃什么东西| 铁饱和度低什么原因| b2b是什么| 6月29日是什么星座| 偏头痛什么原因引起的| 车厘子是什么季节的水果| 太阳穴有痣代表什么| 肾结石吃什么药好| 脱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人造棉是什么面料| 喜欢咬指甲是什么原因| 百度

赵克志会见首届全国文明家庭我省受表彰家庭代表

发布时间:2025-08-05 15:55:00 | 来源:《中国藏学》2001年第3期 | 作者:本刊记者 | 责任编辑:
百度 具体来说,一是要深化改革创新,摆脱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2025-08-05至28日。北京。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2001年北京藏学讨论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隆重召开。

出席这次藏学研讨会的学者共183位。其中,来自中国北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新疆、陕西、上海、天津、河北、江苏、广东等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藏、汉、回、满、蒙古、苗、达斡尔、土家等民族的专家学者154位,来自美国、加拿大、奥地利、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荷兰、尼泊尔、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29位。参会的专家学者中,中国(包括港台地区)的学者超过80%;藏族代表约占代表总数三分之一强。

会议收到代表提交的论文提要159篇,收到论文131篇(其中,汉文论文94篇,藏文论文25篇,英文论文12篇)。

本次北京藏学讨论会的论题围绕“西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展开,主旨是通过学术交流增进了解,密切联系,推进藏学研究事业健康深入发展。会议主题宽泛,研讨空间广阔,内容涉及众多的学科和广泛的研究领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也有助于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国内外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动向。

7月25日上午。大会。

大会主席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格勒研究员担任。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研究员首先代表会议组委会和会议主办单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致辞。他说,各位专家学者和关心藏学、支持藏学事业的人士从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再次会聚北京,交流科研成果,开展学术研讨,相信会进一步推动中国藏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深化对有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诸多重大现实问题的学术研究,有助于推动藏学研究事业健康深入的发展。拉巴平措总干事指出,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传统藏学学科群以大、小“五明”为体系,到了近代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文科学和现代科学的引入,新兴理论和方法在藏学研究中的借鉴、运用,藏学研究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藏学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现代色彩,开始走向成熟。中国的藏学事业正处在不断进步、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来,随着西藏及其他藏区的社会变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藏学研究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景象,藏学研究领域成绩斐然,在史学、宗教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研究与环保、藏族艺术研究、民间文学研究、文物普查与考古研究、文献档案学、藏医藏药学、藏学工具书编篡出版等领域都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千余种学术专著相继问世,百余种有代表性的藏学著作先后翻译出版;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在不断出现,藏学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藏学机构在不断增多,藏学队伍在不断壮大;中国藏学与国际藏学界的学术交流与交往也日益频繁。中国藏学充满了勃勃生机。拉巴平措指出,长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学者也对藏族文化的一些领域进行研究和探讨。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藏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们的重视与关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藏学研究的行列中来。在与各国学者的交流与交往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国外的藏学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期盼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藏学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多种形式的交流,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基础上,开展资料交换、人员互访、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相信通过这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切磋的学术交往,一定会推动藏学研究在新的世纪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拉巴平措总干事致辞之后,7位中外学者先后在大会上发言。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次旺俊美研究员以《西藏藏学研究五十年》为题,介绍了西藏自治区藏学研究的发展经历和现状,并就当前藏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值得总结的经验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日本佛教大学(Bukkyo University, Japan)小野田俊藏(Shunzo Onoda)教授的《藏族颜料的化学反应》(On Chemical Reactions of Tibetan Color Materials)对西藏传统绘画颜料构成体系即颜色混合技术的理论传统进行了探讨。台湾故宫博物院冯明珠研究员的《国民政府对英印侵入西康南境之因应(1943—1947)》主要根据现存于台北的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档案,介绍了当时国民政府坚定的反分裂立场,同时揭示了当时西藏地方政府依靠中央反抗英印侵略扩张的客观历史事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则围绕吐蕃王陵的分区、王陵的数目及其陵主、王陵的保护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论文标题是《西藏琼结吐蕃王陵勘测与研究》(与赵慧民、郭幼安合作完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庆英研究员借助藏文文献的相关记载,对《汉藏史集》一书的作者达仓宗巴·班觉桑布(stag-Tshang-rdzong-pa-dpal-vbyor-bzang-po)的生平作了进一步探讨。美国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人类学系(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 Cleveland)系主任戈尔斯坦(Melvyn C. Goldstein)教授代表班觉、辛西娅·比尔(Cynthia M. Beall)、平措次仁三位合作者宣读的《西藏自治区农业的发展及问题》(Progress and problems in the farming sector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m)、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余振(Herbert Yee)博士的《藏族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个案比较研究》(The Family and Social Status of Tibetan Women- A Case Study),则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围绕西藏自治区农业发展与农牧民生活的改善、藏族妇女的地位等问题发表了很有见地的学术观点。

每一个发言结束之后,提问踊跃,解答认真,严谨求实,气氛活跃。

分组讨论是本次研讨会主要的学术交流形式。

为了给每一位与会学者以充分的发言机会和讨论时间,在为期4天的讨论会期间,除了25日上午的大会发言讨论之外,其余均采取分组发言讨论的方式。

根据参会学者提交的论文,会议划分了8个学科组,即经济学组、社会学组、历史学组(分一组、二组)、宗教学组、文学艺术组、语言文字组和藏医学组。分组是相对的,具体到一些论题,各组之间有所交叉。除遵守会议议程排定的小组发言秩序,与会代表可自由地选择参加其他各组的讨论和交流,以便学习和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发言内容和专题研究情况。

——经济学组主要围绕西藏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人力资源的开发、西藏农业发展和资源承载力、藏区的天然林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流经济导向和主流文化导向问题,西藏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未来、西藏研究与甘青川滇藏区研究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社会学组主要围绕西藏农村半个世纪的变化、民俗的变迁、农村社区、藏族牧民家庭结构、藏族社会宗教信仰状况的变化、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藏区天然保护与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人力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基层民主、藏族妇女的地位、农牧民的宗教负担、媒体报道对海内外公众的影响、继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加快藏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论题展开讨论。讨论还涉及藏学基础理论研究、有关历史地理及历史地名的考察、吐蕃时期古代藏族的姓氏等问题。

历史学是藏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学科,也是本次会议上论文和学者所占比例最多的一个学科。因人数较多,历史学组以明、清为界划分为两个小组,各有侧重。

——历史一组涉及的主要论题包括: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策的管理,国民参政会的治藏政策,二战期间藏传佛教界的抗日活动,1936—1937年古德使团赴藏的分裂阴谋,十三世达赖喇嘛、六世班禅朝觐清朝皇帝,清朝对第七世达赖喇嘛的册封与序位的确立,历辈班禅在藏传佛教格鲁派史上的领袖地位与作用,清代的西藏奏疏制度、碑文所反映的“驱准安藏”事件,年羹尧在雍正时期治理西藏政策中所发挥的作用,钦定藏内善后二十九条章程的不同版本,清代青海藏区法律的文本与特点,清代的迪庆归滇,1771年以后西藏对卡尔梅克蒙古人的影响,珞巴族地区的历史交通,中国西藏与尼泊尔的历史关系等等。美国和中国西藏的联系、美国对西藏的政策、藏传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和影响,也是该组的重要话题。

——历史二组的学者们主要围绕佛教对吐蕃王朝政权体制的影响、吐蕃与南诏的关系,唐人对吐蕃认识上的缺陷、元朝在西藏地方征收赋税的历史证据、明代时期松州地区商巴家族的有关史事、新发现的吐蕃时期的金石资料、敦煌莫高窟北区新近出土的藏文文献的译释、甘青等地汉藏文金石资料的搜集挖掘整理使用、藏族史学史的分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还涉及重新修订再版《藏汉大辞典》的必要性,藏文古籍的保护、整理和出版现状,中国的藏学类期刊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等论题。

——宗教学组的讨论内容也很广泛,主要包括西藏现代化进程中的藏传佛教,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何发挥宗教文化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藏区宗教的现状和特点,藏传佛教信群宗教负担的历史与现状,藏传佛教僧伽素质变化状况,西藏的民间宗教,藏文佛经的翻译和和集结对祖国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藏传佛教文化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清代和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的丹达神(lha-bstan-dar)崇拜问题,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宗教含义,大译师俄·洛丹喜饶(rngog-blo-ldan-shes-rab)的学术成就、米旁大师的瑜伽行派著作,胜义发心(don-dam-sems-bskyed)可否由仪轨产生,佛教的“量大夫”(tshad-mavi-skyis-bu),18世纪初进入西藏的欧洲传教士伊波利托·德西德里(Ippolito Desideri),以及如何继承藏族传统文化,藏学与蒙古学研究的交叉与结合,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藏族古代文明的起源等等。

——文学艺术组就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抢救工作、编纂出版《格萨尔王传》精选本的相关情况、新中国建立五十年来藏族长篇小说的创作概况、11世纪卫藏—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的形成、藏族艺术的起源、敦煌莫高窟北区西夏藏密壁画风格、“唐卡”一词的语源问题和唐卡的审美特征,“擦擦”的名义、分类及其断限、西藏陶工的性别构成及其社会地位、藏汉文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现象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还探讨了春秋战国时期西藏先民和内地的关系、藏族对祖国的贡献、藏学与蒙古学的关系、藏族民众的山神崇拜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网络虚拟多元文化共存中的藏族文化等问题。

——语言文字组就推广藏语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制定实施、藏语中的时空信息、50年来藏语文研究的历程、改革开放形势下藏语文使用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拉萨城镇居民语言使用现状的入户调查成果等进行了热烈研讨。学者们还围绕藏语方言研究和藏语文研究,在西藏等藏族地区如何实行素质教育、如何实施稳定的教育发展战略,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区内办学与区外办学的关系,以及西藏妇女儿童受教育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等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尼泊尔语言研究中心(Central Dept. of Nepal Language)教授巴拉·玛尼·达哈尔(Ballabh Mani Dahal)介绍了对居留在尼泊尔两大城市的藏族青年使用藏语情况的调查分析。

——藏医学组的讨论围绕藏医学、藏药学和藏医史展开,论题包括藏医药学在藏学研究中的地位、藏医学的文化内涵特征、藏药学的主要特点、藏药产业的发展、藏药材的保护与开发、藏医中的“达斯”(gtar-bsreg)与中医针灸的关系、藏医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藏医学的起源、《四部医典》的来源等。

为了推介学术成果和出版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并展示中国出版界的藏学类图书出版成就,会议期间,还特意举办了中国藏学图书展。中国藏学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外文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青海民族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9家出版社派员参展,共展销近30家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汉文、藏文、西文藏学类图书品种约600余种。

会议期间,主办单位专门举办了藏医藏药学专题讲座。部分参会代表和北京藏医院、中国藏药浴大厦、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奇正藏药集团、金诃藏药集团等单位的藏医、藏药专家、藏医史专家以及在京工作的青年藏医药工作者四十余人参加了讲座。

利用晚间,会议主办单位还安排放映了介绍藏区历史文化的电视资料片。

7月28日上午,会议安排全体与会代表前往紫禁城,参观“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特展”。这个特展,精选元明清时期西藏和蒙古等地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向中央王朝进贡的礼品和宫廷创作的藏传佛教作品共229件,包括历史文书、佛像、佛经、法器和唐卡等。珍贵的代表性文物中,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等藏传佛教上层人士向中央王朝进贡的各种礼品、达赖喇嘛进献的黄藏经纸墨写本《皇帝永固经》、十三世达赖喇嘛进献给慈禧太后的珊瑚念珠、历辈达赖喇嘛向清朝皇室进献的丹书克等,以及明朝永乐金铜佛像、宣德金铜佛像、清代乾隆金铜佛像等元明清宫廷制作的藏传佛教文物精品,均属难得一见的珍贵实物,无言地诉说着元明清中央王朝经略西藏、巩固国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历史。这些文物,引得中外学者兴趣盎然,流连忘返,他们对所展示的文物保护如此完好感到欣慰和赞叹,希望充分利用好这些珍贵文物,以使各国各界人士对西藏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的历史有深入的认识。国外的专家学者认为,用这种直观的可以感知的历史文物来展示西藏地方与中国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展示藏传佛教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令人信服。

北京的学术活动圆满结束之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李国清、格勒、安七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次旺俊美等分别陪同部分国外学者、国外藏胞分赴西藏和四川藏区进行学术考察和学术交流,增加感性认识。在西藏考察期间,国外藏学家代表与西藏的学者开展了广泛的交流。拉萨举行学术座谈会上,藏族著名学者强俄巴·多吉欧珠研究员就西藏五十年来教育事业发展变化情况作了生动的介绍,次旺俊美研究员概要介绍了西藏五十年来尤其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建院二十多年来藏学事业和藏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的专家就西藏的寺庙、僧尼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切实贯彻施行等做了客观介绍。国外学者还与西藏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就中国政府在西藏发展民族教育、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当代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格萨尔王传》的抢救整理出版等许多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他们还在当地政府官员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考察了拉萨、山南和日喀则等地的名胜古迹、城镇、农村、藏医院及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目睹西藏近些年来的巨大变化,感受西藏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气息。专家学者们对西藏的发展变化印象深刻,对赴藏考察之行的收获感到满意。

讨论会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十多家新闻单位,以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中国西藏信息网、中国藏学网、西藏网等各大网站对讨论会的学术交流情况、藏学书展、邮展、唐卡展、藏医讲座、代表参观故宫藏传佛教文物特展等各项活动进行了各有侧重、全面深入的追踪报道。

成立于1986年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曾于1991年和1997年举办过两届国际性的藏学讨论会。与前两届北京藏学讨论会相比,新世纪之初的这次藏学盛会,参会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涉及的学科范围更广,而且显示出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

1、藏学研究的领域较之以往更宽

作为一门包容众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随着新兴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引入,藏学研究逐步深入发展,交叉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领域逐渐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呈不断延伸之势。

对会议论文进行大致归类分析不难看出,此次会议的研讨内容,涉及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经济史学、人口学、政治学、法律制度、组织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史学史、地方史、地名学、考古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字学、教育学、艺术史学、当代文学、医学、药学、姓氏学、文献学、古籍整理、翻译理论、书刊出版、蒙古学、西夏学、中外关系等众多学科或研究领域。范围之广、领域之宽,远远超过了1991年和1997年的两次会议。

2、热点问题及传统研究领域的侧重点较前两次讨论会有所变化

 (1)研究侧重点向贴近现实、贴近西部大开发明显倾斜

此次研讨会上,贴近现实的研究论题约占总数的30%强。学者们探讨的内容包括: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保护与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法制保障,旅游资源开发,藏药产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才培养,农牧业发展与农牧民生活的改善,对西藏农村不同社区历史与现状的定性定量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西部大开发与传统文化,藏族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基层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的发展,新形势下的民族关系,藏传佛教对西藏社会的影响及发展趋势,如何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藏传佛教寺院的民主化管理,从城镇居民语言使用现状看语言应用趋势,关于建立藏语普通话的探讨,改革开放中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西藏和其他藏区的民族教育与高等教育、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传统藏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科学的关系等等,几乎观照到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各大方面。撰写上述论文的学者,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海外学者及旅居国外的藏胞,以国内学者居多。

比较以往,1991年召开的北京藏学讨论会以1959年以前西藏的社会形态为主题,会议收到的30余篇论文大都围绕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研究;1997年的北京藏学讨论会共收到论文104篇,其中贴近现实研究的文章不到20%,且涉及面没有此次会议这么广,讨论的也没有这次会议这么深入。

这个不同于以往的重要变化表明,贴近现实、研究现实,为西藏和其他藏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逐渐成为中国藏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方向。

 (2)生态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重视

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给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将带来一系列新的课题。如果不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仅对青藏高原,而且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利影响。在国家加速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努力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开创环境保护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讨论会,共收到有关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题学术论文10篇,如果加上交叉论及的文章,总数大约接近20%,这表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热点。而1997年的讨论会只收到相关论文2篇,1991年的会上则是空白。

许多专家指出,西部大开发自始至终都要把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摆在一个重要位置。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以来,西藏的环保工作卓有成效,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环境管理逐步强化(包括监管和治理),环境法制不断完善(包括立法和执法),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包括宣传和教育)。目前,西藏总体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着比较良好的状态。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城市环境,还是耕地、草场与森林,生态农业建设,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兴建,西藏的环境保护面临不少挑战和压力,都需要认真对待。学者们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围绕青藏高原环境资源产业组建、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藏区天然林保护与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管理的目标和保障、防止不顾生态环境和经济技术条件限制的滥开滥采滥用、防止破坏环境和造成污染等议题深入探讨了保护自然生态的问题。学者们还就正确认识并发扬藏族传统文化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因素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藏族传统文化中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和许多禁忌观念同现代文化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共同之处,客观上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积极作用。

 (3)一些传统研究领域的侧重点有所变化

通过归类分析不难看出,虽然会议论文中基础研究成果仍占相当比例,但一些历史较长的传统研究领域,例如宗教、语言、藏医药等,研究侧重点有一些明显的变化。

宗教研究宗教研究是藏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之一,此次北京藏学讨论会共收到宗教类研究文章约30篇,占论文总数的19%。从宗教流派看,可分为藏传佛教研究、苯教研究、民间宗教研究三类;从研究内容看,探讨宗教教义、宗教典籍和宗教术语涵义的文章8篇,宗教人物类5篇,宗教史类5篇,民间宗教类1篇,研究现实问题的有11篇。从现实的角度调查研究藏族地区宗教现状、探讨宗教如何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文章,占宗教类研究文章总数的31%,而1997年的讨论会上同类文章仅占20%,这表明学者们对此类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增强。

语言研究语言文字组的研讨范围包括教育,共收到论文14篇。其中,除了研究藏语动词、汉藏语词汇、藏语中的时空信息、五十年来藏语文研究概况等功底扎实的文章之外,谈论城镇居民语言使用现状、改革开放中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藏语普通话的建立、双语教学、西部大开发与发展民族教育、西部大开发与西藏高等教育、藏区高校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的文章,所占比例高达50%。

藏医药研究共收到论文9篇,涉及藏医理论、藏药开发、藏医史及临床研究等方面。从总体内容上看,学者们关注西部大开发形势下藏医藏药在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着重于藏医学的发展进步、藏药资源和藏药产业的开发等实用性研究。

本次会议在筹备阶段就注意提高学术水准。会务组织工作从实际出发,并参照国际学术会议惯例操作,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周到细致。会议召开之前,采取通过学术论文质量来选择参会代表,借助多种形式包括通过因特网广发会议通知、通过论文筛选的方式确定参会代表,把广泛动员和严格筛选结合起来,对于保证会议的学术质量、使年轻学者得以展示自身才华,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会议工作语言使用汉、藏、英三种语言,汉藏英三种文字合璧的《论文提要集》和《会议手册》在会前即已印制完成;大会采取同声传译,每个小组都安排有交传译员;各处会场都配备有投影仪、幻灯机等设施。与会代表的食宿行安排也都井井有条。所有这些,保障了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体现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具有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的组织水平和实际能力。

本次会议贯彻学术民主的方针,无论是大会发言,还是小组讨论,与会学者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务实的作风发言和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学术气氛热烈而融洽。据本刊记者了解,中外学者普遍认为这次会议气氛热烈,内容丰富,成果突出,求真务实,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学术交流来深化对西藏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增进相互了解,充分展示出了当前藏学界最新研究成果。

与会国外学者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开放战略以及发展变化感到鼓舞,普遍认为进一步加强中外藏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很有必要。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藏学界建立并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加强交流与合作,拓宽学术信息渠道,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互利互惠,共同致力于研究水平的提高。会议期间,会上会下,因共同的事业相聚北京的国内外故雨新知,抓紧时间切磋学术,相互介绍学术动态,互通学术信息及各自的研究近况和研究成果,大家对会议期间的信息交流普遍表示满意。

一些应邀参会的西方学者、海外华裔学者包括旅居国外的藏族学者,在会前对会议的学术质量持有程度不同的顾虑和观望态度。真正的学者,是客观求实的。通过北京藏学讨论会期间内容广泛、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他们亲身领教了中国藏学界同仁们厚积薄发的学术功底、潜心求索的学术态度和旁征博引的学术素质,真切感受了中国藏学界严谨、自由而热烈的学术气氛,耳闻目睹了中国藏学界的雄厚实力和巨大成就,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发展现状和远大前景,对中国藏学界的研究水平之高深、学术气氛之宽松,无不印象深刻,纷纷褒赞。事实打消了许多外国学者的种种顾虑。来自德国的藏胞朗杰贡布说,这次藏学讨论会的论文质量高,显示了中国研究藏学的水平,我要把《论文提要集》带回去让德国学者看看。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孕妇补铁吃什么 白细胞满视野是什么意思 头晕没精神是什么原因 三醋酯纤维是什么面料 什么安全套好用
靶子是什么意思 叶酸什么时候吃最好 什么药膏可以去黑头 手上三条线分别代表什么 菩提是什么东西
前位子宫和后位子宫有什么区别 桓是什么意思 中核集团是什么级别 更年期吃什么食物好 吃什么可以让月经快点来
喝水经常呛到是什么原因 崇洋媚外是什么意思 艾迪生病是什么病 打开图片用什么软件 肺结核咳血是什么程度
45是什么生肖aiwuzhiyu.com 桃不能和什么一起吃hcv9jop5ns1r.cn 阴道炎是什么hcv9jop8ns0r.cn 朱砂痣是什么beikeqingting.com 立是什么结构的字hcv8jop4ns0r.cn
小肠气是什么症状hcv9jop5ns8r.cn 把碗打碎了有什么征兆hcv7jop7ns2r.cn 7月26日什么星座hcv7jop9ns0r.cn 多巴胺什么意思hcv7jop5ns1r.cn 发生火灾时的正确做法是什么hcv8jop6ns3r.cn
中产家庭的标准是什么hcv8jop2ns1r.cn 早泄用什么药hcv9jop6ns1r.cn 被艹是什么感觉hcv9jop3ns8r.cn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星座hcv8jop4ns4r.cn 土茯苓和什么煲汤最好hcv8jop8ns9r.cn
神经官能症挂什么科96micro.com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病hcv8jop9ns1r.cn journey是什么意思hcv8jop0ns9r.cn sp是什么面料hcv8jop5ns9r.cn 肝腹水有什么症状cl108k.com
百度